优秀校友蔡大伟荣归母校在2025级学生
开学典礼发言
(通讯员 郑洪斌)9月28日,我校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专业8815班优秀校友,吉林大学“匡亚明学者”领军教授、考古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蔡大伟校友荣归母校,并在2025学年开学典礼上作为校友代表发言。
蔡大伟在2025开学典礼上的发言
对外合作与校友联络中心主任杜娟热情接待蔡大伟校友的荣归,并陪同参观北湖校园。
蔡大伟校友参观博厚图书馆
蔡大伟校友的分享,激励了在校新生,为他们未来的学业及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。
(新闻来源:外联中心 初审:郑洪斌 复审:倪天卉 终审:杜娟)
【校友简介】蔡大伟,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专业8815班校友。现任吉林大学考古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,中国考古学会动物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、《Asian Archaeology》主编,主要从事分子考古学研究 。2024年获评吉林大学“匡亚明学者”领军教授 。
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,参与国家科技部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》系列课题研究,开展中国家养动物起源的分子考古学研究。在《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》《自然科学进展》等期刊发表多篇古DNA研究成果,提出家马起源的线粒体DNA证据,完成新疆白杨河遗址古马线粒体全基因组分析。
附件:
蔡大伟校友发言稿
尊敬的各位领导、亲爱的老师们、同学们:
大家好!站在熟悉又陌生的校园里,望着一张张朝气蓬勃的面庞,我内心满是激动与感慨。作为吉林工学院1992届化学工程专业的毕业生,今天能以校友的身份回到母校,参加本科生的开学典礼,我感到无比荣幸。
母校于我,不仅是知识的起点,更是人格塑造与精神成长的重要基石。回望大学时光,那些在实验室里挑灯钻研、在图书馆奋笔疾书的日子,至今历历在目。正是这段岁月中每一滴汗水的浇灌,每一次坚持的积累,奠定了我日后发展的基础。四年里,老师们的严谨教学培养了我对科学的敬畏,反复的实验操作磨砺了我的专注与耐心——这些品质如同一颗颗种子,在我心中生根发芽,支撑我不断攀登学术的高峰。
今天站在这里,作为“过来人”,我想与同学们分享三点体会,希望能为你们即将展开的大学旅程带来一些启发。
第一,尽早树立明确的目标,为自己的人生导航。大学是人生中最宝贵、最具可塑性的阶段。大学时光看似漫长,实则转瞬即逝,你们拥有优越的学习条件与成长环境,理应志存高远。树因向往阳光,方能参天凌云;鹰因渴望苍穹,才能翱翔天际。一个人只有怀揣理想,才能拥有持续向上的动力,行稳致远。要始终牢记“爱国敬业、求实创新”的校训精神,“不忘工业报国初心”,让青春在服务人民、奉献祖国的激情奋斗中绽放光芒。
第二,永远不要忽略 “兴趣与热爱” 的力量。兴趣和热爱是我们追求学术和事业道路上最强大的驱动力。无论选择何种专业或职业方向,唯有真心热爱,方能激发潜能、持之以恒。回顾我的学术经历,从本科阶段的化学工程到转向硕博阶段的生命科学,再到毕业后踏入考古学领域,每一次转折都源于对未知世界的兴趣与探索的热情。正是母校培养了我对知识的渴求,让我敢于走出舒适区,拥抱跨学科的挑战,最终走上这条充满惊喜的学术之路。
第三,勇敢面对挫折,在逆境中淬炼成长。你们或许正憧憬着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,而实际每天的学习可能很平淡,枯燥的,甚至可能会遭遇考试的失利、科研的瓶颈,或对未来的迷茫。人生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。古人云:“古之立大事者,不惟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。”挫折不是终点,而是成长的契机。学会在困难中沉着应对、寻找突破,每一次跨越,都是一次真正的蜕变。这份坚韧,将成为你们实现理想最坚实的支撑。
最后,我想对同学们说:无论未来走向何方,母校永远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。她给予我们的不仅是专业知识,更是为人之道与迎难而上的勇气。愿大家珍惜在校时光,勤学笃行,不断超越自我,给母校增光添彩,也给自己的青春写下无悔的篇章。
谢谢大家!